開箱&心得|FORD KUGA EcoBoost ST-LINE AWD 21.5年式開箱&2萬公里心得分享

 

每個人在每個階段對於用車都有不同的體認及用車需求,我人生的第一部車是Nissan的Sentra,一部普通的通勤代步車,但對於那時候的我們來說只是需要一個能從A點移動到B點且保養容易的交通工具就行了,那時候的Sentra的確就是非常的稱職扮演好這個角色;而後因為結了婚基於安全考量換了一部「老」的德國進口車,可也是那時候開始,讓我體驗到原來BMW這種德國車即便已經20多年車齡,但行駛在高速公路上卻還是可以的這麼的安靜及穩定。

 

39_1

▲當時的BMW E39是採用L型直列六缸,我們這台是528,排氣量2800c.c.

 

39_2

▲開過E39後算是讓我真正的體驗到日系車跟歐系車的差別

 

後來因為女兒即將出生加上這部E39也快要25歲了,所以就想說乾脆就換一部新車;每個人對於想要的車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例如像是日本車的妥善率及二手保值性,或是歐洲車的高安全性與操控性,一般人挑選選車子大概就是分幾個點去加減分

  • 安全
  • 油耗
  • 空間
  • 妥善率(保養及其他維護費用)
  • 科技配備
  • 隔音
  • 折舊及保值性(中古車價)
  • 能負擔價格

以我自己來說的排名是「安全>>>>隔音>空間」這3個點去作挑選,價格大概就是極限可以到150萬;一路以來看了Kamiq、Tiguan、KUGA ,這幾台車都是同時兼具相當高的安全性及優異的隔音。至於安全就不用多談了,行駛在路上儘管你自己多麼的小心防範,但那只是你降低自己發生事故的風險,但卻防不了他人來撞你。所以對我來說,安全絕對是挑車子的首選;另外隔音好的車子讓你在行駛過程中疲勞程度能大幅降低,也能提升在移動過程中的坐駕品質。

 

後來考量了購車預算還有四輪傳動、Level 2輔助駕駛等等因素,就鎖定了KUGA收入名單在追踨,因為我們很常桃園、南投、嘉義三地來回,一趟最少就是180公里起跳,在高速公路行駛要有相對強的車體結構跟完整的LEVEL 2輔助駕駛絕對是最優先的考量。

後來看到KUGA發表的YT影片,最先就是介紹C2底盤、車體的鋼性,在門柱及後保桿是採用1300MPa的高強度硼鋼,而A柱則是用到1700MPa的硼鋼

 

文章段落列表

[ez-toc]


《車體車禍》

以前自己開車就算了,現在結了婚也要有小朋友,當然購車條件就會把安全擺在第一,講到安全性為優先考量,就應該先來看一下KUGA事故車禍的照片

(以下照片都是從網路上截取)

 

20211205-IMG_9006

 

20211205-IMG_9007

 

20211205-IMG_9008

 

20211218-IMG_9113

 

20211218-IMG_9114

▲KUGA車主因為主動安全煞車作動,在五楊高架上以時速90KM/H緊急降速,被後面的3.5噸貨車追撞

 

20211222-IMG_9188

 

20211222-IMG_9189

 

20220114-IMG_9532

 

20220114-IMG_9533

▲撞成這樣還是保有車室完整性

 

20220116-IMG_9562

▲算是輕微的碰撞,但因為2部車角度的問題讓TOYOTA傷的滿重的

 

20220116-IMG_9563

 

20220116-IMG_9564

 

20220116-IMG_9565

 

20220116-IMG_9566

 

20220120-IMG_9609

 

20220120-IMG_9610

▲失控側撞進PREVIA,整台車都被撞進路邊了,可見撞擊力之大,但KUGA車室仍然完整

 

20220120-IMG_9611

 

w1200

▲KUGA的車骨架構紅色部份都是採用1300 MPa的硼鋼、藍色A柱一路至C柱的車頂則是1700 MPa的硼鋼

而提升車子剛性這件事也不是只有KUGA,同級對手TOYOTA RAV4 第五代也是作了滿全面的提升

▲和泰這次大方公布第五代New RAV4的結構,會發現A、B柱跟防火牆都變成1500MPa

至於另一個長年銷售榜上都名列前茅的國產CR-V 5代,A柱只有590mpa,B柱780mpa,底盤最高780mpa。那為什麼CR-V還是可以一直都賣的那麼好,我能想到的除了有口皆碑的保值性、優異的妥善率、1.5的稅金優勢外,其他應該就不在買家車主的考量內了,像是安全、操控、隔音之類都不是CR-V買家的優先考量點,畢竟一台車無法太完美的兼具各種優點,但國產CR-V 5代已經相當符合多數人心中的「好養、保值」的休旅車了。

 

▲而歐洲是有作NCAP的撞擊測試,不過考量台灣是自己國產,我查不到有什麼資料是能證明台灣與送測的歐洲KUGA一樣,所以我只能說這就拿來參考參考就好。
看完這些其實是對KUGA的安全性滿有信心的,畢竟錢再賺就有了,但生命只有一條特別是你載著家人的時候,全家的生命就得靠這台車的主/被動安全來提供防護,於是就開始聯絡了福特的業務,結果去年2021年7月也剛好碰到KUGA小改款,於是就在2021/7/24交車啦!

 


《交車及整備》

 

20210724-DSC08582

▲非常感謝我們的業務文玲(中壢福祐),在21.5年式車子一發表後就馬上協助排訂單、排車子,訂車與交車的過程中也都非常積極,協助我們挑到想要的車牌,也迅速的幫我們取得舊換新5萬元的補助,不用花時間等政府單位撥款下來,雖然價格上優惠不多(畢竟新車式剛發表折扣少也是正常),但文玲在該負責的事項上都處理的非常有效率,桃園地區有需要福特展間的,不妨考慮一下這位妹紙 XD

 

20210724-DSC08588

▲交車的當天其實烏梅已經懷孕7個月啦,趕在女兒出生之前先把保母車搞定了

 

20210724-DSC08600

▲交車後馬上就去貼隔熱紙

 

20210724-DSC08608

▲因為我個人視力不好的關係,所以前檔是選擇JC40,在確保有隔熱效果下也不會太暗,而車窗是JC20、天窗則是JC10

 

20210724-DSC08632

▲貼完隔熱紙後就馬上到高速公路中壢休息站去貼ETAG

 

20210725-A7305860

▲行車記錄器則是選用DOD RX800+ 除了是前後雙鏡頭的行車記錄器外,還能當成是電子後照鏡

 

20210725-A7305891

▲實際使用下來算是非常滿意,搭配KUGA原先就有的車側盲點,算是可以把車側視線死角降到最少

 

20210825-IMG_7569

▲後鏡頭是安裝在後檔內,所以不怕刮風下雨,加上DOD長年以來的招牌就是成像品質也不差

 

20210725-A7305895

▲回家後停在停車格裡,寬度225CM的停車格算是小Case啦

 

20210725-A7305900

▲擁有AWD(適時四輪傳動)的KUGA是我挑選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關乎安全上的考量

在牽到KUGA第一次回嘉義時就碰到盧碧颱風!這趟回嘉過父親節也是飽受雨勢之苦,但也是第一次讓我感受到四輪傳動的車子行駛在風雨交加的高速公路上原來能這麼的穩!之前擁有過一部Nissan日系車與一部BMW德系車,即使都是老車但在行路質感與肅靜性卻是天差地別,德系車在造車工藝上真的頂尖!那時第一次開著E39走在高速公路上,才發現原來車子可以這麼的安靜與穩定,只要車子在行駛過程中夠安靜其實能讓長途疲勞感降低很多,不過那時的E39還只是部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的經典中型房車。直至換了KUGA,那天在雨勢超大的高速公路上開過了第一個水攤後才理解到Subaru為什麼堅持所有車都要作全時四輪傳動!
以前我開在那種高速公路上行駛間不小心穿過水攤都會發生些許水漂現象,輕則方向盤會拉扯、重則是會車輛失控,但在KUGA這種四輪傳動的車子上卻是好像什麼事都沒發生過,大概是只會聽到輪胎激起的水花聲,但除此之外車子在循跡動態卻是表現的非常正常,方向盤也絲毫未被影響,車行路線更未受到改變,這大概是我第一次真正理解到為什麼即使耗油,但市面上還是不少車子都會推出四輪傳動的版本。

 

20210801-A7305914

▲但KUGA也並不是沒有缺點,其中一個就是後行李箱相對同級車比較小,我的解決方法是上車頂行李箱

 

20210801-A7305935

▲我家停車場限高是2.2米,KUGA裝了車頂行李箱是正常可以下到停車場沒問題

 

20210801-A7305936

▲背了書包的KUGA有另一種風味

 

20210801-A7305936

 

20210801-A7305973

▲也是為了白色KUGA特地找的書包,覺得這樣搭配還滿好看的

 

20210801-A7306003

▲不過白+黑的車頂行李箱不好找,我這咖也是找了好久才找到合適的

 

20210801-A7306016

▲也並不影響後尾箱門的打開高度

 

 


《內裝》

下面開始介紹KUGA的車子內裝

 

20210801-A7306036

▲ST-LINE上面用了大量的紅色縫線來營造運動感

 

20210801-A7306037

▲不只座椅有,中央扶手也有

 

20210801-A7306099

▲21.5年式最大的更動就是加入了原廠的360環景,不過缺點就是只有在時速10公里/小時以下才能使用,超過速度就自動關閉了(不可再開)

 

20210801-A7306134

 

 

20210801-A7306139

▲車門邊也是使用了紅色車縫線來點綴ST-LINE

 

20210801-A7306142

▲不過因為車機螢幕的關係,我並不想把手機座架在冷氣出風口上,儘量把所有的螢幕弄高一點,這樣可以讓駕駛的眼睛作最少的移動就能看到想看的東西

 

20210801-A7306149

▲我的選的這付手機架是需要把座貼在車機螢幕的背後

 

20210801-A7306152

▲然後也弄了一組給副駕,這樣就同時能把2支手機都架上去

 

20210801-A7306154

▲透過球型雲台再轉接出去,我選擇的是磁吸式的手機連接座

 

20211211-A7301368

▲這樣一來開車時要瞄一下手機就不需要移動太多視線,加上是使用磁吸的方式,所以手機調整高度、方向或是快速裝上、拿下都是非常就手的

 

20211211-A7301374

▲整體來說我覺得KUGA ST-LINE的內裝算是設得不錯,D型方向盤加上有快撥鍵,再自行換個紅色的加大撥片就整個很有戰鬥氣息了

 

20211211-A7301379

20211211-A7301413

▲手機與方向盤間的距離其實還有一段空間,手不會去誤觸到

 

20211211-A7301388

▲另一個細節是大腿與中控台的地方也有一片皮革,可以緩衝大腿與中控台的摩擦,我個人覺得滿不錯的

 

20211211-A7301391

▲駕駛座的後方則是放了一個黑紅配色的收納袋,可以放衛生紙、飲料之類的

 

20211211-A7301402

20211211-A7301425

▲紅色外環的引擎啟動鍵

 

20211212-A7301523

▲全景天窗跟黑內裝也是KUGA ST-LINE的加分項目

 

20211212-A7301528

▲不過開啟天窗時仍不是整片打開,而是有受限的能開一小片,個人是覺得有點小可惜啦。

 

20220116-A7303078

▲從淘寶淘了後座的透風窗

 

 

20220116-A7303080

▲不會太貴,但質感也是一般般,不過遮蔽效果倒是不錯

 

20220116-A7303082

 

20220116-A7303084

▲另外訂作了自己的KUGA專屬停車牌

 

20220116-A7303088

▲整體辨識度跟質感都很棒!但缺點就是他是鋁板,所以放在大太陽下會非常的……………..燙,要拿下來時記得要注意

 

20210904-DSC08759

▲冷氣出風口部份自己買了鈦絲框來裝飾

 

20210904-DSC08761

 

20210904-DSC08767

▲門把的部份也是一樣貼了鈦絲框

 

20210904-DSC08772

▲另外也把前、後座的「戶頂」也都補齊

 

20210904-DSC08776

 

20211212-A7301552

▲我個人是覺得中央扶手有點遠,加上KUGA開啟車道維持時雙手「必須」放在方向盤上,所以我就找了一個可以「ㄎㄨㄟˋ手」且可以上下伸縮調整高度的扶手來用

 

20211212-A7301554

▲顏色也是特別挑黑、紅配色,這個我個人是覺得在高速公路上巡航時非常好用!

 

20211212-A7301573

▲另外我想提一個KUGA也是安全又貼心的裝置,就是有別於一般日系車只是會提示胎壓有問題KUGA是直接把四顆輪胎的胎壓顯示給你看,萬一有什麼問題可以一目了然,這也是強調安全的KUGA給出有別於其他國產車不同之處,我個人是覺得很加分!

 

20210814-A7306204

▲原先的後車廂底板下是有補胎劑及三角故障標

 

20210814-A7306243-2

▲不過為了後車廂平整化,直接就從蝦皮上買這一組木製的平整化套件

 

20210819-A7306349
▲平整化後整個後座就變得很好用了,特別是露營要車宿時

 

20210814-A7306254-2

▲車內踏塾是用M8的3D踏塾

 

20210814-A7306256

▲這組我用了2萬公里,除了業務小周服務很棒外,就是清洗非常方便且又防水,拆裝也都非常方便

 

 


《外觀》

外觀的部份這邊就直接把KUGA開出去,除了享受旅程也幫KUGA留念

20210727-A7305906

▲不能出國也要到機場過過乾癮

 

20210814-A7306269

 

20210821-A7306383

 

20210821-A7306414

▲車頭方向算是近年來福特設計的相當成功的地方,不管Focus、KUGA給人運動風格的感受都非常強烈

 

20210822-A7306483

▲KUGA身為休旅車的本質,跋山涉水也是日常啦

 

20210822-A7306501

 

20210822-A7306511

 

20210822-A7306518

 

20210822-A7306537

 

20210822-A7306574

 

 

20210827-A7306704

▲趁著女兒出生前一個月,帶了水某跟KUGA一起去看春江夜月獸

 

20210827-IMG_2302

 

20210827-A7306779

▲買了東河包子,找了個辟靜的地方獨享太平洋

 

20210828-A7306808

▲跟著KUGA一起遊東部,那裡的太陽、藍天、山巒處處都是美景

 

20210828-A7306967

 

 

20210916-A7308825

▲原廠19吋的車框其實不難看,但就是洗車時太麻煩

 

20210916-A7308863

▲身為嘉義布袋小孩,把愛車跟家鄉一起拍也是合理的

 

20210916-A7308879

 

20210916-A7308904

 

20210916-A7308924

 

20210916-A7308931

 

20211218-A7301597

 

20211218-A7301609

 

20211218-A7301625

 

20211218-A7301627

 

20211218-A7301657

 

 

20211218-A7301665

 

20211218-A7301670

 

 

20210807-IMG_8609

 

20210807-IMG_8610

 

20210807-IMG_8622

 

20210807-IMG_8645

 

20211218-A7301683

 

20211218-A7301688

 

20211218-A7301705

 

20211218-A7301713

 

20211218-A7301718

 

20211218-A7301722

 

20211218-A7301726

 

20211218-A7301733

 

以運動跑旅為出發點的KUGA ST-LINE的確在外觀上是非常漂亮,但相對就是在C柱之後會比較流線,導致會犧牲不少的後車廂空間,至於怎麼取捨就看個人了。

 

 


 

《油耗》

先說結論,以我開了2萬公里(高速公路:市區約7:3)大概就是 12.8 km/L  左右

20220305-IMG_0328

▲以一台擁有250匹馬力+渦輪增壓+四輪傳動的休旅車來說,這樣的油耗算是很滿意了

 

IMG_9313

▲單次平面+高速公路(國3+西濱61)在南下路上近245公里曾跑出20.4 km/L

 

20211120-IMG_8835

▲滿1萬公里的紀念,當時就有15.6 km/L 的油耗了,後來愈開愈好開

 

20211121-IMG_8852

▲而自己曾跑過最好的油耗是一桶油大概可以跑到接近800公里

但KUGA ST-LINE的油耗在市區是非常非常慘的7~9 km/L,所以如果都是以純市區的車主來說,應該是要考慮一下是否購入這台車,因為KUGA的強項根本不在油耗。

 

 

 


《2萬公里心得》

我自己是在2021年7月底交車,開了2022年2月底也差不多7個月,先把這2萬公里來的缺點分享一下

  1. 市區油耗真的糟糕,純市區大概就是5~7 km/L
    • 畢竟KUGA ST-LINE是2.0的排氣量,加上ST-LINE是Select Shift 8速的手自排變速箱(不是日系車愛用的省油優先的CVT)及四輪傳動,所以市區塞車或走走停停都會讓KUGA的油耗變得很可怕。
  2. 因為做運動跑旅的車格導致後車廂很小,應該是同級車中最小的,估計不到480公升。
    • KUGA在C柱之後變得相對流線,會讓後車廂受到影響無法作太大,而且我個人是覺得小其他休旅車很多(CRV、RAV4、Tucson L),所以如果有露營或其他要裝載多裝備的人,可能就需要車頂箱這類的東西來增加空間了。
  3. A柱太粗、視野被擋非常多,我左轉時都要特別注意。
    • 這代KUGA不像其他車子都會把後照鏡移到車門片上讓A柱的空間多一些出來,而是仍是採用舊式在A柱旁,這樣整個視野被擋掉一大片,我現在開車要左右轉都需要特別注意被A柱擋掉的視野是不是有什麼東西。20211211-A7301397
  4. 121萬的車,副駕駛座居然還是手動座椅,而且還不能調高低。
    • ST-LINE的駕駛座是有電動調整(含腰靠),但卻沒有記憶功能,這會讓電動椅項目大打折扣;另外就是車價已經到這價位了,副駕駛座居然是手動調整的!而且還沒辦法調整椅子高低,頭枕則是只能調高低,沒辦法調前後。
  5. 盲點偵測只有後照鏡上有小閃燈提示,沒有聲音。
    • 盲點偵測亮燈會分2種,一種是有車子進入盲點區,而本身車子沒有打方向燈,此時後照鏡上的盲點提示燈會恆亮
    • 第二種則是有車子進入盲點區,而本身車子打方向燈,此時後照鏡上的盲點提示燈會快速閃爍!
    • 但不管是哪一種狀態,都只會在兩側後照鏡上盲點提示燈作動燈號,車內本身是沒有任何警示或聲響,其實應該是要在第二種狀況下,要有聲音警示,避免我車與他車碰撞(因為此時我車有打方向燈,欲進入其他車道)。
  6. 原廠3年保固+自費3年延長保都得綁原廠保養,每半年或是每一萬公里要回原廠,一瓶機油$610不給自備機油。(ST-Line 要加5.3瓶)
    • 意即就是保固內至少每半年或每萬公里就要回廠一次,否則自動失去保固
    • 原廠的機油一瓶要價$610,而ST-LINE每次要用到5.3罐,所以第一次保養會開6罐,剩下的會讓車主帶回去,但不管開幾罐,原廠一律不準車主自備機油!加上保固期內最慢每半年要回去一次,無疑是得花更多的保養費在原廠。
  7. 正常模式下ACC作動加速(前方沒車時)非常猛爆(啟動渦輪、38牛頓米的扭力全加速),是那種給人不舒服的非常快加速感⋯
    • ACC一但偵測到前方沒有車,就會全力加速把車子提速到你設定的時速,問題是KUGA的扭力很大加上又有渦輪增壓,那種加速感是很爽沒錯,但同時也會帶給其他乘客非常非常非常不舒服的感覺,試想一下,你就是要作0-100公里的加速,那種加速同時帶來貼背感,但身為乘客其實是不舒服的。
  8. 福特的二手車價應該是國產車中僅次於納智捷的慘,有要持有的可能要有二手價不保值的打算。
    • 相對於雙田車系或NISSAN等車,福特的國產車中古價是相對不保值的,雖然拜CP360這套系統所賜,新的福特中古車價有比較好一些,但整體而言相對雙田等國產車仍是有段不小的差距。
    • 如果需要折舊率低且中古車流通性高的特性,建議不要選福特,因為福特的中古車價真的不保值。
  9. 妥善率欠佳,FORD的電腦車可能需要車主更多的「上課」時間
    • 爬一下FB的「靠北福特」會發現不少的福特「新車」都會有故障的狀況,像是方向機異音、感應SENSOR莫名異常訊息、水箱水位過低之類各種不同的問題。
    • 這些問題原廠還不一定一次就能解決,我就看過KUGA車主都說換了2次方向機總成了,還是有異音的問題,所以網路上那句:「買福特車如果不是在修車廠,就是在修車廠的路上」絕對不是空穴來風!但我自己這台目前開了2萬公里是沒有任何問題啦,但是妥善率還是需要長期觀察才會知道。
    • 現在的KUGA有各種科技,自然會不少的感應SENSOR、電腦,通常車子發生一些故障狀況也不是能輕易能把當下的故障給重現,所以要購入KUGA的潛在買家可能也要考量一下妥善率的問題。
  10. 大馬力但煞車只有單活塞的卡鉗
    • 其實就如8代GOLF R有320匹馬力,卡鉗也是只有配到單二活塞;而KUGA這組卡鉗的活塞也不是特別大,這在上下山的過程中,其實是不太夠用的,加上如果是全車滿載的話,那在下山過程中一定得用心控制KUGA的煞車系統,如果全程都是在踩煞車那就得小心會過熱!
  11. 電子兒童安全鎖被拔了!
    • 會買KUGA這種休旅車的人應該為數不少都是有小朋友的,但在FOCUS上有的電子兒童安全鎖卻在KUGA身上被拔除了!?這對於以家庭為核心想採購KUGA的人來說真的很扣分,如果跟FOCUS一樣的話,那本來應該是會在駕駛座旁的後照鏡控制區會有一顆可以一鍵關閉後座開鎖功能的按鍵,現在變成要下車透過後座車門裡去開關,這是相對不方便的。

 

 

20220131-A7304978

 

如果上述缺點沒有讓你卻步的話,接著來談談KUGA的優點吧!

  1. 動力大!
    • 120萬能買到250匹馬力+38.7公斤米的扭力(在3000轉就能爆發出來),雖然一般人不會常常都在用這些大馬力或大扭力,但備著這些東西,總會在需要的時刻KUGA就會提供給你更多的信心或輕鬆克服各種環境,像是超車、爬坡、露謍時有大馬力、大扭力就會讓車主更加方便。
  2. LED單體投射式頭燈
    • KUGA ST-LINE的這組LED單體投射式頭燈能提供又寬又遠的照射範圍,同時又有自動切換且遮敞的功能,可以讓對向或是同向其他車道的車子不會被KUGA的頭燈給干擾(閃瞎)到。
    • 這組大燈同時也有AFS主動轉向輔助燈的功能,在山區或是轉彎時非常好用!
    • 取自Youtube,可以發現ST-LINE的頭燈在光型上會因應狀況有所變化,所以如果有考慮KUGA,建議直上ST-LINE了,光頭燈就差很多了(大燈單顆報價4萬、一對頭燈就8萬了)
  3. 非常優異的隔音
    • KUGA有針對車體NVH(寧靜工程)下功夫,會實質且有效的阻絕外部音量。
    • 不過也拜全車隔音優秀所致,會讓車輪胎噪聲變得特別明顯!所以行駛在高速公路上時,能聽得到最明顯的聲音就是胎噪聲,但除此之外,KUGA真的很安靜!
    • 優異的隔音會給駕駛及乘客更舒適的行路質感,也能讓旅程中的疲勞有效降低;以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最一早是開NISSAN的SENTRA,那時從台北一路開回嘉義都要把音響開到滿大聲的才能抗衡車上產生的風切聲、胎噪聲等各種聲音。後來換了BMW E39後,發現一樣是從台北開回嘉義,但因為隔音變得好很多,也讓我不用開那麼大聲的音響,連帶整個疲勞感也降低非常多!因為你的心情不會那麼煩燥,耳朵也不用一直處於大音量的音響中,行路質感提升非常多,而現在的KUGA是把行路質感再往上推升一個檔次!
  4. 音響不差,是丹麥B&O音響
    • 有了好的隔音後,會讓音響品質提升很多,特別是KUGA ST-LINE又是用上了B&O音響,整個總共有10支(含重低音)喇叭。
    • 環繞及重低音效果不差,加上有APPLE CARPLAY能接自己手機的Spotify或導航,也能透過USB把MP3給車機播放,音域細緻度不敢說很好,但絕對也是夠滿足一般需求了。
  5. 主/被動安全是國產車典範
    • 一般我們講安全配備都會分成主動或被動2種安全配備,主動安全配備就像是車道偏移警示、車側盲點警示這種,車子主動幫忙避免我們的車子發生事故,有點防範於未然的概念;而被動安全配備則是像是安全氣囊、車體結構用料這種,就是一旦發生事故了,車子會如何保護我們,讓車內的人傷害降到最低。
    • 前面就提過KUGA是有最高採用到1700MPa的硼鋼來作車骨架構(A柱),這種被動安全的配備就是能在車子發生事故後有效保護車內的駕駛及乘客。
    • 而KUGA的安全氣囊也來到7具,加上各種像是ABS、TCS、TVC、EBD、EBA等早在幾年前都是標準備配了,而當中有一個AEB,它是提供全速域輔助煞停系統 (含車輛 / 行人 / 自行車手偵測)。
    • 而在倒車時,KUGA也有一個CTA 倒車來車警示系統功能,可以把位於KUGA「兩側」來往的車子作偵測,萬一你在倒車時有其他車子(或機車)在快速接近,KUGA就會發出警示音了,我曾被這個系統救過幾次!那幾次其實都是在倒車時,兩側有偵測到有移動物正在接近,然後我都在離得有點距離下就被提示了,不過KUGA是不會主動幫忙踩煞車的,還是得靠車主自己踩喔!
    • 另外我也把KUGA ST-LINE的四輪傳動也列在加分的安全配備,因為我目前能用到這功能最多的時機點就是在高速公路變換車道或是開過水坑時,KUGA的四輪傳動都能給予協助,像是下雨時走高速公路會發生水漂的現象就少了非常非常多,至少在目前我開的2萬公里中沒發生過。
    • 四輪胎壓警示外,KUGA連胎壓都一併可以顯示在儀表版上,這對其他國產車來說是需要額外買機器的,省去一筆費用也讓車子的整合性更好,當然帶來的行駛安全性就更能掌握了,這對要求安全的人來說是加分非常多。
  6. 超級好用的CO-Pilot 360
    • CO-Pilot 360主要是把KUGA提升到LEVEL 2的輔助駕駛等級,能提供「全速域」的ACC(自動跟車)跟車道維持;這在一般快速道路或遂道內塞車時非常非常非常非常的好用,不用腳一直在煞車及油門間來回踩,把這些連帶方向盤通通交給KUGA,它會控制的比你還細膩。(強烈建議切換成”節能模式”,因為這個模式下就不會急加速!)
    • 如果我以前從台北/桃園開車回嘉義需要花費100%的精力,那現在有了KUGA這套CO-Pilot 360,我絕對敢說只需要花不到10%的精力就能達成了!對~你沒看錯,省下了至少10倍的精力,特別是有塞車時你會超感謝KUGA能協助幫忙,你只剩眼睛需要盯著,手跟腳都放著準備有緊急狀況時再介入就好!
    • 至於沒塞車時高速/快速道路那就更要用CO-Pilot 360,只要設定好時速及車距,接下來就讓KUGA協助開整段路,駕駛一樣只要只剩眼睛需要盯著,手跟腳都放著準備有緊急狀況時再介入就好,KUGA的車道維持是一直KEEP在車道中央的,不會像是打乒乓球那樣左右修來修去,而且就算變換車道後,也能非常快速的再次抓到車道線並立即自動恢復車道維持,還是那句話:KUGA會控制的比你還細膩。
  7. 不只電動尾門,還是能腳踏感應打開的電動尾門
    • KUGA的配有腳踏感應的電動尾門,在這逛完賣場或是像我們這樣的新手爸媽雙手都拿滿行李的狀況下,會體驗到有腳踏感應電動尾門所帶來的便利性。也許已有不少車有電動尾門,但如果能有感應式的電動尾門那就一定要選,深深覺得太方便了啦!

 

目前這台KUGA ST-LINE 21.5年式已開了2萬公里,至今保養了3次(1000、10000、20000),保養均價大概都是$3000~$5000(清潔劑都刪單),截至目前為止我是沒有出保或換過什麼故障品,倒是有時都會有一些Sensor感應器異常的錯誤訊息跳出,猜測都是下雨或行經特定路面導致Sensor異常,但這都是可以當下自行消除的,消除後也沒再次發生了。然後車機沒有當機過,我們是上車都會接APPLE CARPLAY,沒用過車上的QI無線充電,車內也沒有什麼異音,硬要說就是重低音太強會導致門板有共震的異音,不過不是常態,只有那種特別重低音且頻率高的歌曲才會出現。

 

目前我對於KUGA ST-LINE是非常滿意,能兼具安全與動力,同時有優異的隔音及音響,再加上原廠設定就給予不差的底盤及操控感,能帶來駕駛樂趣又能擁有休旅車的多功能性(高底盤好上下車,也較能克服非舖裝路面),如果你也正在觀望KUGA,我的建議是直上ST-LINE!它跟其他KUGA款式的差異不是透過改裝能自己加回來的,所以直上ST-LINE一次滿足絕對是首選!一點心得分享給有在關注KUGA ST-LINE的車主或是潛在買家們。

 

目前已發佈3萬公里車主心得,詳請請參考:心得|FORD KUGA EcoBoost ST-LINE AWD 21.5年式 – 3萬公里報告|長期駕駛心得分享 No.1

Facebook 留言

則留言

4 Comments

  • 大牛 2022-08-15 at 14:54:12

    若開啟Level2,建議切換成ECO Mode,跟車加速感會大幅改善。
    同樣也是e39換kuga st line車主,半年里程兩萬公里。所以看到大大文章備感親切。真心覺得版主心得整理的很完整,大推。

    Reply
    • 烏梅 2022-08-15 at 22:30:31

      你好~謝謝您的回饋及賞文
      是的,用ECO Mode加速就不會這麼暴力,只有除了下雨時,還是要以安全為主考量,因為ECO Mode沒有四輪傳動,比較沒有抓地力呢。

      Reply
  • 匿名訪客 2022-12-18 at 22:02:39

    你好 請問車頭中網的ST標 是在哪邊買的呢? 長寬尺寸大概多少呢? 謝謝

    Reply
    • 星野 2022-12-19 at 16:52:54

      我是在淘寶買的,找金屬車標應該就有了;長寬應該是7.8 * 2.5 cm

      Reply

Leave a Commen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